中文

聚焦纺织全产业链育人才!访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

发布时间: 2024-05-15 03:04:35 |   作者: 群团工作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为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变革,产业升级对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纺织服装教育工作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变化,更好地培养行业所需人才?新年伊始,《中国纺织报》记者对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以下简称“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

  “纺织服装教育要立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全产业链培养人才。咱们不可以闭门办学,要努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提升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倪阳生表示。

  《中国纺织报》记者: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国的纺织服装教育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倪阳生:教育学会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开展纺织行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推动行业工程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要求坚持三个核心理念:一是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二是以产出为导向(OBE教育方法的理念),三是持续改进。目前,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后,毕业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12条”。因此,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学生家庭对学生毕业后的期望,高校一般每四年对人才教育培训目标进行一次大的修改,每两年做一次小改。每门专业课程的设置都与12条毕业要求直接对应并形成支撑,通过科学的课程设定,对学生毕业要求的能力达到全覆盖。毕业生除了要掌握相应的设计研发等专业技能,还要会运用先进工具进行项目管理,具备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确定培养目标,要求学校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规范为基础,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教学体系、教学目标和考核环节环环相扣的支撑结构,全面实现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教育培训新生态。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针对的是本科教育的工科专业,未来行业的这项工作还将逐步铺开,这一理念也会在职业教育中实施。

  在基础工作层面,教育学会近年来一直在推动纺织教育教学成果评审的工作,面向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持续交替开展。在“纺织之光”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中,共有59所高校申报了992个项目,在资格评审、网络评审、会议评审过程中,特别加大了网络评审的力度,参加互联网评审的专家达到1300多位,每个项目都要接受50多位专家评审打分。申报网评的老师热情很高,大家一致认为参评过程本身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促进了成果的交流与推广。由于教育教学成果奖在我国只有省级和国家两个等级,因此学校很重视纺织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不少院校将其视同省级奖项来看待,获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形成很好的激励效果。

  据教育学会统计,在去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共有6个纺织服装相关项目获得一等奖,26个纺织服装相关项目获得二等奖,获奖数量在国家各个行业中领先。这些获奖项目大部分是经过行业培育、曾获得过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成果。这说明我们只要认准了方向,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就会有收获。

  《中国纺织报》记者:教育学会每年都举办多项赛事活动,如何利用大赛来促进教育教学,为行业培养和输送适用人才?

  倪阳生: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纺织行业面对的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从行业发展来讲,“科技、教育、人才”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作为院校,要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学校一定要深入企业,深度参与行业的活动,把行业的需求反馈到学校的科研与教育教学中,通过持续改进,更好地输出人才。

  教育学会每年举办的纺织服装行业各类大赛有20多个,包括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商品展示技术技能大赛、中国拼布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汇川杯”纺织智能设计学生大奖赛、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等。赛事内容涉及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从纱线、面料、时尚设计,到成衣工艺制作、贸易、商品展示与陈列等。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和需求,教育学会不停地改进革新大赛的内容和形式,全面体现当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教育培训要求。

  2023年“锦达杯”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商品展示技术技能大赛作品、“大唐杯”国际袜艺设计大赛作品。(资料图片)

  例如,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商品展示技术技能大赛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展开。大赛设有橱窗展示和服装陈列赛项,要求选手在9个小时内依次完成职业技能理论测试、运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店铺规划设计、陈列组合实操三个模块的竞赛内容,重点考察选手对品牌货品的理解与展现、对商品不同陈列方式的应用以及对服装卖场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充分检验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赛事举办三届以来,受到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师生参与热情很高,大赛影响力也不断的提高。由于赛事内容和形式很接地气,非常契合服装服饰品牌对商业零售、品牌店面的发展需求,大赛的优秀选手毕业就业时经常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

  新颖的赛事也促进了学校课程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例如,教育学会与诸暨大唐袜业集群一起举办的国际袜艺设计大赛涌现出的优秀设计作品,得到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高度认可,启发了学校增设袜业的相关课程内容,促使教学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针对纺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学会去年还开展了服装3D大赛、中国传统服饰三维数字复原设计大赛,推动学校提高数字化教学水平,满足产业的数字化发展需要。

  《中国纺织报》记者:围绕纺织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定位和人才需求,新的一年,教育学会将有哪些重点工作?

  倪阳生:今年教育学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做好第三届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如今,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规模已是世界领先,世界纺织行业的生产重心在中国,世界纺织服装教育的重心也在中国。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国的纺织服装教育模式“走出去”,扩大和提升我国纺织服装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少院校已经在海外设立了学院和培训中心,实现“我们的纺织企业走到哪里,我们的纺织教育和人才教育培训及培训就跟到哪里”。

  教育学会主办的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已举办了两届。在2018年于东华大学举办的首届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上,国际上有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院校基本都派来代表参会。今年的第三届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将由苏州大学承办,目前我们正在筹备邀请境外院校和征集大会论文,打算更好地把国内的纺织人才教育培训方案推向国际,慢慢地加强我国纺织服装教育在全球纺织行业中的影响力。

  除了继续办好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今年,学会还计划在行业中大力推广张謇的教育思想。100多年前,张謇在家乡南通大兴实业、大办教育,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例如创建了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创办了江苏大生集团,建构这一切的思想基点就是“父教育母实业”“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等。这一思想对当下纺织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产教融合和人才教育培训具备极高的借鉴价值。